由pc加拿大官网开奖结果、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师生共同组建的暑期社会实践联合调研队于7月29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正式开启“三下乡”活动。
活动首日的上午,联合调研队的同学围绕三穗竹编的历史、传承、政策支持等议题访谈了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张鑫燚。三穗素有“竹器之乡”“斗笠之乡”的美誉,其竹编工艺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始年代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延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目前,该县拥有省级和州级三位非遗传承人。与此同时,三穗竹编产业发展也存在一定问题。三穗地处交通要塞,人口流动性强,传统技艺保留较少、流失较快。此外,非遗传承在市场浪潮冲击下,出现了后继无人的问题。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三穗竹编非遗保护力度。每年争取竹编工艺保护专项资金,并建有定点培训基地,未来还计划跟当地风景区联名打造产品。
访谈最后,张鑫燚还与两校师生共同探讨了竹编的生态价值。竹子是一种速生、易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为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基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三穗竹编艺人多为侗族,侗族因地制宜均衡利用竹子,体现了本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近年来,三穗竹编在努力朝工艺品方向发展。原材料的日益精细化利用,在减少了用量的同时却极大地增加了价值。张鑫燚认为“三穗竹编产业较好地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贡献”。
随着更多的年轻人加入非遗保护和对竹编的工艺价值、生态价值的深度挖掘,张鑫燚认为“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三穗竹编未来可期。”
文/张凝嫣 图/侯坚、李俊 审核/黄丹
图一 张鑫燚向学生们展示自己拍摄的三穗竹编工艺品图片
图一 张鑫燚展示拍摄的三穗竹编工艺品图片
图二 张鑫燚接受学生访谈